【片头】传授知识、智慧农民,倡导文明、和谐农村,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乡村讲堂》。
【片花】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农业产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上上下下都很重视,可以说,保障人民群众“舌尖 上的安全”,是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要的民心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密切关系。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绿色发展的需要,要将这项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来谋划和推动,就能为乡 村振兴提供新动能,开拓新局面。
主持人:各位听众、农民朋友,大家好,我是凤婷。在上两期的节目中,我们邀请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广德福广局长为大家解读了什么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现状,以及新时期的新任务。今天我们再来聊聊下一步农业部门怎么落实行动,抓质量安全。
【片花】专业的讲堂、实用的讲堂、贴心的讲堂,这里是《乡村讲堂》
主持人:广局长,在上两期的节目当中,我们了解了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与形势,应该说,全国上下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那么,下一步农业部门怎么抓农产品质量安全?
专家:部里对质量兴农工作高度重视,正在组织力量编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对“农业质量年”活动也已经做出了总体部署,就是要扎实推进八大行动。具体包括生产标准化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行动、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农业品牌提升行动、质量兴农科技支撑行动、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等。下一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重点要坚持“产出来”“管出来”“树起来”“讲出来”一起抓。产出来,就是要加强产地环境治理、生产源头和过程管控,完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坚持推行按标生产,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和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管出来,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薄弱环节、重点领域,依法监管、全程监管,严防、 严管、严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树起来,就是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为农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组合供应链,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号召力和竞争力,让绿色优质成为我国食用农产品的金字招牌,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讲出来,就是要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发挥媒体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宣传推介和科普宣传力度,树立我国农产品安全优质放心的形象,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质量安全科学认知水平。同时,大力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及时曝光“黑名单”。
主持人:我们一直强调要增加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具体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专家:一切实增加一要加快建立农业绿色标准体系。标准引领质量发展。要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要求,重点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态与环境保护标准,同时加大标准的推广应用。二要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治理。我们是农业大国,这是一个长期的基本国情。老实说,农业生产体量越大,对环境的压力也越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着眼长远,做好统筹规划,坚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农业资源养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坚决打好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三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家都知道,标准的价值在于实施,否则标准化就是舍本逐末,空中楼阁。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发挥技术业务优势,切实加强标准宣传推广和使用指导,大力宣传农兽药、饲料添加剂、抗生素使用规范,督促生产者严格落实间隔期休药期规定,从源头上减少非法添加、滥用乱用现象。要加快推进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建立生产记录台帐。
主持人:标准只是作为行动的一个指南,执行力度才是关键吧,在监督监管上又会有哪些工作改进?
专家:一要切实加强风险监测预警。调整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和专项监测计划,重点增加农药和兽用抗生素等监测参数,扩大监测范围,加大抽检监测力度。进一步明确各级监测功能定位,发挥部、 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作用。实施省级监测信息报告制度,结合追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监测数据直报,部省互联互通、监测数据共享。二要强化专项整治和监督执法。牢固树立发现问题是业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的工作理念,围绕突出问题和重点领域,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要在高毒农药管理、抗生素残留治理、农兽药隐性成分、非法添加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大监督抽 检力度,扩大监督抽检覆盖面,优化监督抽检工作机制,强化检打联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推动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建立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发挥好乡镇监管服务机构和村级协管员作用,实现监管全覆盖。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私屠滥宰及违法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等行为,适时公布一批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典型案件,震慑违 法犯罪分子。三要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进一步优化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动各省已建追溯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 对接,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今年率先将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全部纳入全国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展示优质农产品良好规范的生产过程,真正实现产销对接,引导公众明白放心消费,推动农业产业绿色优质化发展。今年还要选择10个省继续开展全程追溯试点,以苹果、茶叶、生猪、生鲜乳、大菱鲆等农产品为重点,加快追溯推广应用,探索完善追溯模式。主要目的是促进产业发展、提高监管效率、提振消费信心。 四要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强已命名安全县监督管理和跟踪评价,畅通摘牌退出机制,维护安全县信誉。扩大安全县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省(市)为单位整建制创建,组织开展第二批创建试点单位中期核查,督促创建单位加大创建力度,适时考核验收命名。发挥好安全县的标杆示范引领作用,总结安全县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创建模式加以宣传推广,整体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商超、博览会的合作,推动设立安全县优质农产品销售专区,举办安全县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加强安全县优质绿色农产品与销售商对接,扩大质量安全县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影响力。
主持人: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不是应该发挥品牌农产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专家:一要加强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管理和品牌宣传。按照“稍有不合、坚决不批,发现问题、坚决出局”的原则,稳步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扎实做好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企业年检、产品质量抽检、市场监察 和风险预警工作,着力提升品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做好系统性、全方位品牌宣传工作,让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和品牌特色真正显出来,亮起来。二要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悠久农耕文化和独特地域特色的集中体现,既是优质精品农产品的代表,又是历史地理名片,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这些特点及生产区域的严格限定,决定了地标产品必然是生产规模有限、供应量有限的产品,是主要满足人们对特定产品品质需求的产品。因此,要把握好地标产品的本源,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挖掘和稳定独特品质、打 造独特产地和历史品牌的轨道上来。稳步开展好农产品地理标志审核登记、品牌 培育、管理宣传工作,推动优势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和产业发展。三要加快建立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发布和推荐工作是农业部的重要职能,我们也推动了很多年,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步要围绕这“名、特、优、新”四个关键字,进一步规范要求,明确指标,加快推动。四要强化农产品包装标识使用推广。好的包装是一件商品内在品质的展现,是提升产品价值的重要载体,更是绿色环保、经济节能的重要方面。标识也是我们了解和追溯产品产地和主体信息以及过程行为的重要手段。下一步,要全面加强农产品包装和标识使用和管理工作,在这方面,“三品一标”产品应该进一步加强包装和质量标志使用,按规定做到应用尽用,真正发挥示范引领全国品牌农产品作用。
主持人:俗话说:防范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总比出现问题再解决要好,那么怎样才能及时做好安全风险预测呢?
专家: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主动对已知和未知的问题隐患进行跟踪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键。一要强化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以量大面广、社会高度关切的农产品和风险因子为重点,开展粮油生物毒素、蔬菜农药残留、畜禽抗生素、水产违禁药物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营养品质评价。创新问题发现机制,建立以不通知检查、行业潜规则线索摸排为主要内容的暗查暗访制度,开通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热线和邮箱,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设立举报奖励专项资金,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公众监督作用。二要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抓紧构建属地负责、行业主导、上下协同、全国一盘棋的机制,力求做到第一时间监测预警、调查核实、会商研判、正面发声、系统处置,防范出现大的问题,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壮大质量安全专家队伍,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岗位科学家,调整充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贴近产业、贴近消费者,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技术咨询、科普解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要加强科普宣传树立消费信心。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乡村行、社区行、校园行系列活动,提升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 意识,提高消费者质量安全科学认知水平,引导放心消费。做强“农安天地”科普微信公众号,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热点问题,组织专家撰写科普文章,以视频、动画、短片等生动鲜活的方式,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知识。加强与主流媒体与相关辟谣机构合作,建立联合辟谣机制,形成合力共治的治理格局。构建谣言处理数据库,对公众关注、反复出现的谣言进行分类标识,做到及时有效识别谣言,快速果断破除谣言,营造风清气正、安心放心的舆论环境。
主持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推动和保持农业高质量发展,除了做好前面各项重点工作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工作不容忽视?
专家: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抓好体系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不断强化工作的支撑保障。一要不断增强体系队伍能力。高度重视市县两级检测机构人员能力弱、仪器利用率低、机构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全面加强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运行条件、检测资质、认证参数、检测工作等方面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组织开展部县质检机构结对帮扶“双百”活动。全面加强和促进基层 乡镇监管服务机构管理和能力提升,制定管理规范和工作制度,推动乡镇监管服务机构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二要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和专家团队作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急需的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研发工作,在产地污染修复治理、绿色防控、风险评估、营养功能品质评价、质量追溯、智慧监管、检验检测等技术和设备方面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质量安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
【片花】专业的讲堂、实用的讲堂、贴心的讲堂,这里是《乡村讲堂》
【片花】
南宁推行农产品质量“红黑榜”
南宁市农委推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制度受到一致好评,南宁市定期向社会发布农产品生产单位及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及质量安全监测结果,对良好行为和违法行为进行记录,将其列入“红黑名单”,被列入“黑名单”的失信企业将受联合惩戒。
比如,农产品生产单位中注册商标被列为市级、省级、国家级著名商标的;
产品获得农业“三品一标”认证的以及产品或质量管理体系受到市级以上通报表彰的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中注册商标被列为市级、省级、国家级著名商标的;产品或质量管理体系受到市级以上通报表彰的;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的监测中,产品质量合格,生产监管规范严格、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中未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的。符合这些条件之一的都是诚信经营的企业,要把其列入红名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相关政策扶持和荣誉表彰,激励其诚信经营。
而在农产品生产单位方面有:
违法使用禁用农药、兽药、渔药或非法添加其他禁用物质的;
未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和渔药休药期,同一年度内的农产品质量抽检,连续2次(含)以上或累计3次(含)以上检测结果不合格的;
违规出售、收购、加工、贩运、经营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或者死因不明动物及其产品的,或在动物及动物产品加工经营过程中注水或非法注入其他物质的;
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导致发生较大或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或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经教育仍不改正的等等将被列入黑名单,而且会受到联合惩戒。
在‘黑名单’管理期限内,除由有关部门依法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给予处理外,还将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比如列入重点监管对象,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并随时追踪整改情况,直至整改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要求。
南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管理制度由市农委组织实施,并进行动态管理。按照信用体系分级管理规定,县、区、开发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责负责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管理。同时,南宁市农委还将通过“南宁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定期对外公布南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
主持人:南宁市的做法或许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各出奇招才行。广局长,您觉得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应该怎么做呢?
专家:考虑到县区、乡镇和各村的工作头绪多,需要落实的事项多,又直接面对农业生产一线,如何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抓实抓好,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做好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作为一件大事要事来抓。一个地方农业工作抓得好不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要的检验标准,一旦质量安全出了问题,辛辛苦苦培育起来的农业产业很容易被摧毁。一个地方农民增收快不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一旦质量安全出了问题,不是收多收少的问题,而是有收无收的问题。可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越来越重要,已经到了非抓不可、不抓就要吃亏的时候。在此希望各位农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一定要树立起数量质量并重的思想,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责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要抓好哪些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工作要有所区分,明确重点,抓住其中关键环节。在责任主体上,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督促他们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带动农户依法依规进行农产品生产。在农产品上,抓住本县区、本乡镇的主导产业,重点强化上市量大的“菜篮子”、“米袋子”产品的监管。在生产上,主要是抓农业标准化,推广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同时加强用药检查和生产档案记录管理。在日常监管上,要突出农业投入品,加强农资经营门店的检查,把住入口关,禁止高毒农药、兽药进入本县及本乡镇。加强自检工作,鼓励和支持规模以上经营主体开展自查,在此基础 上实施产地准出,促进产销衔接,以此来倒逼和规范生产者的行为。
三要将质量安全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县区、乡镇、各村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作为增强本地农业素质的重要抓手。在发展特色产业、引进农业项目、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时,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第一位,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坚决不予批准立项。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推动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从源头上保障好质量安全。要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品牌化引领农业标准化,通过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本地区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美誉度。
四要发挥好县区、乡镇各级监管结构的作用。目前,我国各县区及乡镇级的监管体系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体系队伍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县区级要 进一步充实监管人员,落实监管经费,改善监管条件,县区级主要侧重监督抽查,要及时查处不合格样品和生产经营企业;对于乡镇级关键是要发挥作用,推进监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配备村级协 管员,切实解决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下一步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强化手段条件,确保“有机构履职、有人员负责、有能力干事”。特别是“菜篮子”大县要基本建立监管机构,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推动落实监管职责。
主持人:好的,感谢广局长的精彩讲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把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好坏提高到关乎党执政能力合不合格的高度来考量。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人,人人关心,只有我们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参与,才能实现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稳定提升,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吃得安全放心。